内蒙古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标准变化给大家带来了什么样的思考
1987年颁布的ISO 9001标准,历经28年,先后五次修订,尤其是2000年和今年。就制度而言,它具有更大的指导意义。 2000 版本将“模式”改为“要求”,使其更具通用性。 2015版的变化有什么意义?
许多文章描述了这种变化,例如:采用 10 章的“高层结构”,强调组织背景,扩大利益相关者关注点,增强领导力,提高风险和机遇意识 作者认为更重要的是这些变化带来了一些思考。
先,要求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具有个性,适合组织的实际情况。
一般规定 0.1 中的介绍部分明确指出:
本国际标准的意图并非暗示对以下内容的要求:
——统一不同质量管理体系的结构;
- 根据标准条款组织文件;
- 在组织内使用本国际标准中的特定术语。
虽然在2008版标准中,也有一句“统一质量管理体系的结构或文件不是本标准的目的”。但远不如2015版清晰。新标准强调了这一点,这显然是有针对性的,即大多数组织都在使用标准要求作为模板和教条。标准未暗示的要求,也不是标准规定的要求,均视为“法令”。
例如《质量手册》,标准4.2.2明确要求:其内容只需包括:范围和删除说明、文件和参考资料、流程及其关系。然而,我们所看到的各个组织的“手册”,全是上万字。内容除标准要求外,还包括企业简介、政策、目标、经理代表聘书、机构及职责、职能分配表等。大段文章几乎是9001标准的翻版,文件组织有序用标准术语,空和空,一样。三体系认证
再比如程序文件,按照内蒙古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的术语解释:“procedure - the way specified for execution an activity or process”,英文procedure的意思是:procedures, processes, steps,因此,程序文件它应该是一份文件,规定了某项工作的流程、步骤和工作顺序。以“文件控制程序”为例,其内容应描述组织的文件控制工作,如何确定、准备、审查、批准、复制、识别、发布、使用、保存、修改、作废和处置这些程序.步骤,每个阶段如何执行,每个部门在每个阶段承担什么职责,这样一个制度。但是我们看到的文件控制程序是什么样的呢?基本上:如何划分三(或四)级,如何审批,如何修改,如何编号,如何加盖“受控版本”,如何由管理代表审核和批准发布范围,如何保持清晰的变更和根据标准 4.2.3 的 a、b、c、d、e、f 和 g 条款的要求,完全涵盖了如何在管理代表的批准下销毁它们,而不是“程序”,而更像是一个“规范”。 (ISO 9000:“规范——规定要求的文件”)。
2000版标准颁布至今已有15年,但1994版的阴影依然挥之不去,把好的管理标准变成了教条。我认为新版标准的前言之所以强调其真实意图,就是为了说明这一点。